顛覆想像!日本男性陽傘崛起:World Party的破框商機

日本 World Party 如何打破「陽傘是女性專屬」的刻板印象,成功開創男性遮陽新商機?深入分析這個顛覆性別框架的市場案例,發掘消費趨勢與產品創新洞察。

顛覆想像!日本男性陽傘崛起:World Party的破框商機
為何日本男性開始撐陽傘?了解「日傘男子」背後的經濟學,以及 World Party 如何透過策略打破性別框架,成功開啟男性陽傘這個潛力市場。

從異常到平常:日本男性陽傘的文化轉變

雖然早在 2010 年左右,「日傘男子」這個詞彙就已出現在日本社會,但當時真正會撐陽傘的男性仍屬異類。在「陽傘=女性用品」的刻板印象下,多數男性寧願滿身大汗,也不願撐傘失了男子氣概。彷彿男子氣概,本身就是一種防曬力。

然而,市場與文化終將找到一個能平衡實用需求與社會觀感的交集點。隨著日本氣溫屢創新高,極端酷暑讓許多男性終於意識到,中暑才是男子氣概最大的敵人。與此同時,男性護膚與美容市場的興起,也逐漸淡化了社會對男性保養的排斥感。

在這樣的背景下,「日傘男子」從邊緣走向主流,與手持風扇、頸部冷卻器並列為當代男性對抗熱浪的夏日三寶。

World Party 的逆勢策略:如何成功開拓男性市場?

根據製傘企業 World Party 的說法,日本傘市場的年規模約為 1500 億日圓,近年持續以每年 3~4% 的速度穩定成長。成長的主要動力,正是近年愈發嚴峻的酷暑推升日傘需求。

由於日傘在功能性與設計規格上的要求普遍高於雨傘,單價通常也高出約 1000 日圓,帶動整體傘類產品的平均售價持續提升。

加上雖然 COVID-19 疫情期間外出機會大幅減少,傘類需求也一度滑落,但為了突破疫情陰霾、開拓未來動能,World Party 選擇逆勢操作,將原本以女性為主的日傘市場擴展至男性族群,並啟動多品牌策略應對。

與女性日傘強調的阻隔紫外線、美容效果不同,為避免與日本男性傳統的陽剛形象硬碰硬,World Party 刻意弱化美容語彙,轉而強調隔熱性、降低流汗量等實際身體舒適度的價值主張。產品設計也走向極簡、機能導向,並以親民價格打入市場。

2021 年,World Party 推出專為男性設計的品牌「Wpc. IZA」。隨著氣候變遷帶來的長期高溫,以及 COVID 後的戶外活動逐漸恢復,「Wpc. IZA」在推出三年後成功站穩腳步,銷售表現顯著成長,現已佔 Wpc. 整體事業約 15%,成為僅次於主品牌 Wpc. 的第二大支柱。

整體而言,Wpc. 的年銷售額自 2020 年 1 月期的 41 億日圓,成長至 2025 年 1 月期的 102 億日圓,預計 2026 年將進一步達到 127 億日圓。其中日傘的貢獻首次超越雨傘,占比接近七成,象徵著市場結構的顯著轉變。

除了產品定位與功能訴求的調整,行銷策略也扮演推動男性接受日傘的關鍵角色。World Party 自 2021 年起陸續邀請日本知名男演員如小田切讓、岡田將生與窪田正孝擔任代言人,並以「This is COOL」為品牌訊息主軸,重新定義乾淨涼爽的男性魅力。

超越陽傘:打破性別框架的消費新趨勢

這股結合實用機能與時尚感的都市風格,不僅打破了「陽傘=女性用品」的性別框架,更讓日傘搖身一變,成為當代男性展現生活質感與自我照護的新象徵。

「日傘男子」的興起,不只是商品行銷的成功個案,更是氣候危機、性別角色與消費文化三者交錯下的結果。在極端天氣成為常態、個人防護與保養意識逐漸去性別化的今天,日傘只是眾多日常用品中率先打破性別標籤的一員。

下一個市場突破的機會,或許不在於傳統定義的設計給誰,而是在於誰最需要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