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世繪出版商?不,是江戶零售媒體王!蔦屋重三郎的策展與內容行銷啟示錄
蔦屋重三郎不只是出版商,更是江戶時代的零售媒體創辦人。他透過《一目千本》推廣遊女文化,精準行銷、內容策展與眾籌思維如出一轍今日的亞馬遜與零售媒體平台。推薦日劇《大膽狂徒~蔦重繁華如夢故事》,一起回溯這位策展狂徒的行銷智慧。

同時身為浮世繪迷和零售迷的我,非常推薦各位在過年期間抽空看看今年的日本大河劇《大膽狂徒~蔦重繁華如夢故事》。光從劇名就能感受到蔦屋重三郎那種不落俗套、充滿創新精神的魅力!
一般人對蔦屋重三郎的認知,大都是葛飾北齋、寫樂等浮世繪大師的幕後推手,也就是出版商。但我認為,「江戶媒體王」才是對蔦屋重三郎更精準的定位。因為,蔦屋重三郎不僅僅在於出版書籍,更重要的是他對於文化、藝術以及商業的敏銳洞察力和連結能力,而能打造出劃時代的全新媒體生態。
《大膽狂徒~蔦重繁華如夢故事》已播放的前三集,描述的就是蔦屋重三郎在吉原時期展現出的媒體經營才華,我就以此為例好了~ 吉原在當時是沒落的風俗區,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,殘酷一點來說,花魁與遊女就是商品,如果無法將商品推銷出去,下場可能更為淒慘,比如說:再次被賤賣等更不人道的對待。
但是已經沒落的地區,又如何有錢來推廣呢?蔦重原本就深耕吉原,加上原本低調協助的吉原指南就展現了不錯的能力,自然值得信賴。因此,蔦重聰明的運用了以假成真與眾籌的方式,告訴各花魁他要出版一本書,誰的上架費高就可以放在最前面,花魁當然使盡全力要恩客捐錢。蔦重再拿著這筆錢出書,並以大(花魁)帶小(遊女),讓吉原風華都能藉著《一目千本》這本新書作為廣告平台曝光。
蔦屋重三郎厲害之處,不只在於急於振興吉原當地的熱情,更在於他將遊女轉換成一種全新的價值、令人想一訪深究的文化內容。換句話說,吉原的「商品」可不是一般的規格品,而是各有其趣的稀珍品。蔦重將吉原各茶屋的花魁,以不同的花卉來譬喻,讓讀者更能充滿想像與好奇。這種將「商品」升級為「文化」的能力,正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零售策展。
有策展能力還不夠,蔦重還懂得如何推廣內容,確保目標客群看見《一目千本》。他精準地將試閱本散發到當時的「高潛力消費場域」——像是男人常去的澡堂等地。書中富有想像力的內容勾起了潛在客群的好奇心,吸引他們造訪吉原。一旦這些客人消費,就能升級成完整書籍的持有者,這不就像今天的 VIP 會員制度?不僅提升顧客忠誠度,還有效拉高了吉原的重複消費率。
蔦重這套操作,不正是現代零售媒體的雛形嗎?他透過《一目千本》整合了廣告、內容與購物體驗,實現了從「人找商品」到「商品找人」的轉變。而這些目標客群的準確觸達,也像極了亞馬遜等電商巨頭,利用數據推送精準廣告與個性化內容的現代行銷手法。亞馬遜的零售媒體一定有偷學蔦重的點子(誤!
蔦重的商業才華不僅展現在吉原。他後來更透過出版浮世繪,打造出了一個結合廣告與藝術的媒體生態圈。浮世繪本質上既是藝術品,也是宣傳媒介——它們描繪著江戶的時尚潮流、風俗文化甚至名人生活,極具商業潛力,和 IG 差不多。蔦重以大膽的創新,發掘了喜多川歌麿、葛飾北齋等大師,讓浮世繪不僅為藝術愛好者所追捧,也成為了大眾文化的一部分。
如果你想進一步了解江戶媒體王這段「商業史」,除了推薦大河劇《大膽狂徒~蔦重繁華如夢故事》,也一定不要錯過電影《北齋:浮世繪傳奇》。雖然這部電影的主角是葛飾北齋,但蔦屋重三郎如何以商業手法推廣浮世繪的過程也描繪得相當精彩。而且,阿部寬飾演的蔦重我覺得更帥!
內容、行銷與商業的結合並不是現代才有的概念,而是一種跨越時空的經營智慧。蔦重將遊女與浮世繪轉化為文化產品,用精準的媒體操作打開市場,這不僅振興了吉原和江戶的文化,更預示了零售媒體的核心之一——內容驅動消費:好的內容,就是最強數據的體現。